浅析幼儿自发性游戏的指导策略.doc

浅析幼儿自发性游戏的指导策略 魏村中心幼儿园 213127 孙亚琴 案例一:比高矮 案例描述: 午饭时间,大家都在吃饭,有几个吃得较快的孩子漱口擦嘴以后就搬着椅子坐到前面了。 徐铭阳和姜凯走到前面,面对面站好,互相抱着,姜凯抬着头,用两手捧着徐铭阳的脸,旁边的杨雨杰说:“徐铭阳高,姜凯矮。”姜凯站得笔直,用手齐头比了比徐铭阳,到徐铭阳的鼻子。(图1)接着,姜凯又和谈笑若比高矮,只见两人紧紧抱在一起,谈笑若用手比了比姜凯的身高,平移到自己身上说:“我高,你矮。”(图2)最后姜凯又和丁馨滟比高矮。杨雨杰让他们两人紧紧面对面靠在一起,用手从姜凯头上平移到丁馨滟头上,说:“姜凯高,丁馨滟矮。”(图3、图4)用同样的方法,谈笑若和徐铭阳比高矮,杨雨杰和姜凯比高矮。最后,尤聪和秦梓涛比高矮,当他们用前面这种方法比高矮时,刚吃完饭的严则立笑着说:“好像两个人一样高。”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对话与交流: 我给几位孩子看了照片并进行了交流: 孙:你们在干什么呀? 幼:我们在比比谁高谁矮。 孙:怎么比的呀? 杨雨杰:两个人站在一起比。 谈笑若:要站直了。 姜凯:用手比一比。 徐铭阳:不能踮脚。 孙:那结果呢? 杨雨杰:我矮姜凯高。 姜凯:谈笑若高我矮。 徐铭阳:我高谈笑若矮。 谈笑若:我高姜凯矮。 孙:都有结果了。那你们看看他们两谁高谁矮?(指着图7) 谈笑若:好像一样高。 孙:如果要比得更准确一些,应该要背靠背,站直了,不能踮脚,身体不能弯,然后可以用手或者借助其他工具比一比,就能看出谁高谁矮了。 案例二:我做小老师 案例描述: 户外活动时间,孩子们正在分区进行户外活动。管晶、依依等几个女孩子没有进入任何区域,而是坐在做操的塑胶跑道上,只见王鹭坐在最前面,其他四个女孩子并排坐在后面。(图1) 王鹭提了个问题,“知道的小朋友举手。”后面的管晶和佳欣高高举起了小手,王鹭对佳欣说,“好的,请你来说。”佳欣回答完以后坐了下去。王鹭又说,“还有谁愿意来说说?”管晶任然举着手。(图2) 王鹭对管晶说:“你来说吧!”管晶走到前面坐在王鹭的旁边。(图3) 管晶回答完问题并没有回到后面,而是接着,“现在轮到依依来做老师了,王鹭你过来吧。”王鹭回到后面,而依依则被管晶带到了前面。管晶任然坐在依依的旁边,对她说,“现在你是老师,你要请小朋友来回答问题。”(图4) 依依坐在前面不说话,下面的“学生”都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聊天。(图5) 管晶又走到了前面,“我们来排队出去玩吧。”管晶刚说完,几个“学生”马上都站了起来,很快便排好了队。(图6) 管晶走到队伍的最前面,这时候,有两个孩子拿着球跑了过来,管晶对他们说,“快走开,我们正在排队,别影响我们排队。”(图7) 说完,管晶就走进队伍,而带队的换成了新加入的周欣怡。(图8)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对话与交流: 户外活动时间结束以后,我走过去问他们:你们刚才在干吗呀? 管晶说:我们在玩做老师的游戏呀。 孙:谁是老师呀? 管晶说:我们轮流做老师的。 我问管晶:你也做过吗? 管晶:我以前也做过的。 孙:你们喜欢做老师吗? 他们一起说:喜欢。 孙:那你们知道怎样做老师吗? 管晶:请小朋友回答问题。 王鹭:让小朋友坐坐好。 周欣怡:还要带小朋友排队做操。 …… 孙:那为什么要轮流做老师呢? 管晶:要给其他小朋友机会。 孙:嗯。应该给每位小朋友做老师的机会。 在以上两个案例中,我们看到了孩子的自发性游戏行为。自发游戏,即幼儿自发组织的游戏,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,自由选择游戏目标与主题,自主开展游戏、自发交流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自我完善的过程。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指出:“自发游戏是儿童内心活动的自身表现,是儿童最纯洁、最神圣的心灵活动的产物”。自发游戏是幼儿内心真实世界的外在体现。在自发游戏的过程中,幼儿可以更好地表达愿望、宣泄情感,丰富经验,从而促进其个性的和谐发展。幼儿的自发游戏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游戏活动。在自发游戏的过程中,教师是游戏的支持者、引导者、参与者。教师要提供合适的材料、空间,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,指导幼儿自发游戏,从而有利于促进孩子的全

相关知识

浅析幼儿自发性游戏的指导策略.doc
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
幼儿园游戏指导.doc
幼儿搭建游戏的指导策略
如何正确指导幼儿的游戏
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与指导策略
幼儿游戏与指导(第二版)
幼儿活动教案设计中的教学游戏策略.docx
游戏指导的策略
简述幼儿园游戏的指导策略

网址: 浅析幼儿自发性游戏的指导策略.doc http://www.hyxgl.com/newsview343843.html

推荐资讯